王曙蕾 王彩英 周广林 毛永辉
娄底地处湘中,是一片闪耀着光辉的红色土地。这里是我们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蔡和森的故里,红二六军团曾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全省首个工矿党组曾在这片土地诞生。初冬时节,“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采访组先后来到冷水江市、新化县、双峰县采访,真切地感受到了人民公安赓续红色血脉、守护一方安宁、甘于一线奉献、矢志服务百姓的精神。
“百年矿山”的红色警队
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前行,公路两旁偶尔闪过的古树让采访组感受到时光的幽深。采访组来到冷水江市锡矿山,这座“百年矿山”藏着岁月沧桑,红军长征纪念碑巍然屹立。在纪念碑下的“矿山派出所”,采访组感受到了人民警察赓续红色血脉、护卫人民安宁的务实精神。
矿山派出所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矿山多、企业多,矛盾也多,这个民警加辅警也只有20来人的派出所,兢兢业业守护着一方平安。他们充分整合驻村辅警、党员干部、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各界力量,在锡矿山地区广泛建立“锑都红”志愿者、企业护矿队等义警力量,经常性对辖区企业和重点区域开展走访巡查,全面防范和化解各类矛盾隐患。2022年11月6日,樊家村的巡防义警发现一名光头男子形迹可疑,迅速查明其在近两个月多次实施入室盗窃的犯罪事实,依法对其进行刑事拘留。2023年2月23日,辖区某企业发生盗窃案件,矿山派出所立即根据模糊的时间段对案发区域几个必经路口进行排查,成功将8名涉嫌盗窃的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追回被盗电缆铜线达900余公斤。今年6月7日,有企业发现矿洞里的矿石堆放数量与开采数量存在差异,怀疑有人潜入其中实施盗窃。接警后,民警立即发动辖区义警开展摸排,掌握了附近村民谭某、邹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的线索,在接警3小时后就将其抓捕归案,为企业挽回损失近百万元。
矿山派出所管辖地处于冷水江市最北端,海拔近千米,距离中心城区有将近1个小时的车程,环境和条件相对较差。但是,就是在这山上,人民公安日夜坚守岗位,服务群众,保护人民。当地老百姓说,从2014年起,矿山派出所开启“中巴车换证”便民警务工作模式,充分发动中巴车司机、村组干部充当“代办员”,一些不需要本人在场的公安窗口业务都可以直接通过他们进行办理。2017年后,在全面推行“放管服”改革中,派出所将驾驶证补换、交通违法处理、简单交通事故认定等全部延伸到户籍室,不断充实窗口工作职能,并发挥驻村辅警靠前优势,主动走村入户为群众收集办事需求,全面实现“一事速办”和“一警多能”。
近年来,锡矿山在生态修复工作中,将工矿游、红色游、景观游作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所长朱永丰说:“面对形势变化,我们迅速开启节点护航警务,全所民辅警加班值守分布在游客多、车辆多、商贩多的区域,全力做好安全隐患排查、简易交通事故处理、矛盾纠纷调解、服务救助游客等工作,以加倍付出构筑平安,让人民群众舒心游玩。”
矿山派出所紧扣“红色示范所队”创建,立足辖区资源和本地故事开展红色教育,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辖区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山里的“保护神”
新化县奉家镇是娄底最偏远的乡镇,奉家派出所是离城市最远的派出所。
奉家大山是一片红色沃土。贺龙率领的红二六军团曾在这里留下了红色的足印,也留下了不少红军和百姓之间的动人故事。其中“种子稀饭”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无数人的心扉。说的是老百姓见到缺吃少喝的红军,毅然将家中的“种子”拿出来,伴着红薯、南瓜、玉米,煮成一大锅粥让红军填肚子的事。今天的人民公安,扎根在这大山之中,成为百姓幸福生活的保护神。
在奉家派出所,有一种走访制度,这是对民警和辅警的硬性要求。派出所所长袁光辉说: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及时了解辖区警情,及时有效保护百姓,服务群众。派出所要求民警每个月必须要下片区,三个民警,下到双林、奉家、上团三个片区;17个村,每村一个辅警。民警和辅警要走访重点人员和特殊人群,及时发现矛盾。对发现的潜在的或者已经发生的矛盾纠纷,建立详细台账,将矛盾汇总分成三级,紧急的,一般的,或是不紧急的,然后根据矛盾的紧急程度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处置。
奉家派出所全体民辅警在红色革命地“竹园”接受教育。
针对辖区的入室盗窃案,民警实行明暗巡逻。在没有线索的情况下,在晚上八九时左右穿警服巡逻,起震慑犯罪作用。晚上12时以后穿便服巡逻,便于打击犯罪。有一次,民警在12时多巡逻时,发现两伙未成年人带着凶器准备斗殴。巡逻民警大声呵斥他们住手,然后把两伙人都抓起来,进行严厉批评,并通知家属把他们一个个都领回去教育。
今年5月,驻村辅警罗玉民在走访过程中,碰到一奉姓老人神色焦虑,说儿子在外地出了车祸,朋友打电话过来急需汇数万元医药费过去,恰巧碰见罗玉民,请求他帮忙手机转账。罗玉民一听,马上意识到这是个骗局,随即提醒老人打电话给儿子核实。经过一番劝说,老人终于相信此事纯属诈骗,惊出一身冷汗。辅警的及时提醒,避免了老人数万元的财产损失。
奉家镇推出“民心茶室”,让老百姓的一些矛盾纠纷在茶室里化解。派出所派辅警在民心茶室里值班。平时有什么问题辅警就喊着相关人员到茶室来喝杯茶,沟通沟通,解决问题。没问题时,就喊老百姓来这里聊聊天,拉近关系、了解民情。“民心茶室”试运行半年,就调处矛盾30多起。驻村辅警还在茶室进行普法宣传,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以防为主”的举措为辖区带来了安宁。今年以来,奉家派出所同期报警率下降20%,行政案件发案率下降17%,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15%。
“红色故居”警徽闪烁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的故居光甲堂就在双峰县井字镇。作为“红色故居”的人民警队,井字镇派出所加强治安管理,及时化解矛盾,服务人民群众,使警徽闪烁在每一个村头,辉映在百姓的心里。
在蔡和森故居前,所长谢争科常带领全所民警重温入党誓词,学习蔡和森为革命献身的感人经历,将红色基因根植于现实工作中。井字镇地处双峰县东部,是一个交通发达的枢纽之地,人口较多,社情比较复杂,矛盾纠纷在所难免。如何化解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井字派出所根据辖区实际划分三个片区,由民警带队,设立片区辅警队长,定期组织民辅警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倾听群众心声。在每周一的例会上, 民辅警将责任片区内的矛盾纠纷、社情民意等情况汇报给所领导,对各类安全隐患进行汇总分类、排查化解、整理归档,筑牢平安乡村基石。
井字派出所民辅警在红色旅游景点光甲堂附近巡逻。
11月3日,双峰县井字镇居民彭某在村上池塘砌砖,孙某认为该池塘是集体所有,便上前阻止。两人发生言语冲突,随后升级为肢体冲突,孙某被彭某拖拽在地,致使身体轻微受伤。经过调查走访,民警发现二人平时关系不错,且在以往有过相互帮忙的情况。为开导双方,民警立即邀请村委干部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经过民警耐心做思想工作,双方最终化解了矛盾,达成调解协议,恢复了和睦的邻里关系。
派出所是最基层安定的“稳定器”,也是服务群众的“服务器”。井字镇长湾村村民老曾长期瘫痪在家,且居住在高山深处,家中离派出所有10多公里的距离。2024年9月,他因身份证丢失导致生活不便。得知这一情况后,所领导立即安排民辅警到曾某家中为其补办了身份证。今年8月的一天晚上,民辅警在日常巡逻中发现一醉酒村民躺在马路旁边不省人事。当时,马路边车来车往,村民躺在此处有极大的安全隐患。经查询,民警发现这位村民是莲塘村的彭某,遂立即将村民送至家中。2024年7月8日,井字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其家中老人左某某走失,且老人存在精神疾病,长时间未归,家属十分着急。民警立即带队出警,调查了解情况,调看周边监控视频。因地处深山且天色较晚,民警在监控视频中未发现线索。为尽快寻找到老人,民辅警立即展开大范围的“拉网式”搜索排查,最后在深山树林中找到老人。此时,老人已受伤不便行走,民辅警于是将老人背回了家中。
井字镇相对偏远,仍延续着马路集市的传统习俗,每月逢3日、8日开市,集市上人群熙攘,车流密集。为全面提高街面的见警率和管事率,竭力打造“平安集市”,井字派出所针对重点时段和重点部位,强化科学布警、显性用警,最大限度屯警街面、动态备勤,做到“重点路段见警灯、复杂区域见警力”,确保快速处置纠纷、扰民等警情,严厉打击寻衅滋事、酒后打架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集市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今年10月,第三届娄底市旅游发展大会在双峰县召开。井字镇的红色旅游景点“蔡和森故里”和省市重点旅游项目“双峰县紫云峰云端民宿酒店”是本次旅发大会的重点项目。井字派出所在上级公安机关和当地政府部门的领导和协调下,全所民辅警上下一心,积极落实安保举措,圆满完成了旅游发展大会的安保任务,得到了上级公安机关和当地政府的一致好评。
传承红色血脉,守护一方安宁。娄底公安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养分,学习奋斗精神,保持革命本色,不负为民使命,积极作为,为娄底的社会大局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责编:谭好
一审:谭好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